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工业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趋势日益深化。数据作为国家基础战略资源,逐渐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深刻改变了人们当前乃至未来的生活习惯,使人们的生活与网络的关系比以往更加密切,随之而来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各国都出台了数据安全标准,未来对网络信息和数据安全的要求将越来越严格,措施也将越来越标准化。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信息中心主任孙军认为,这一发展趋势对中国网络信息产业企业和其他涉及网络信息和数据的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全球化企业。
在2020年服务贸易博览会期间的网络与数据安全论坛上,孙军等业内人士分享了大型企业在全球数据安全和信息保护方面的经验,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了可行的数据安全方案。
近年来,我国对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网络安全法》于2017年颁布,《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于2018年生效,是我国发布的第一个国家个人信息保护标准;新版《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放眼世界,网络信息和数据安全已经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GDPR自2018年5月生效以来,任何收集和处理欧盟成员的个人信息组织都受到限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德全认为,服务贸易的发展离不开网络安全的有效保障。疫情爆发以来,网上办公和网上交易明显增加,进一步增加了网络安全风险。然而,国际服务贸易活动涉及跨地区和其他数据流,面临着更复杂的网络安全合规性和技术挑战。
在大数据时代,各行业的数据规模和数据存储量企业应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安全和网络访问安全防范,加强数据安全防范措施小企业合作发展促进中心副秘书长曹菊生认为,企业应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安全和网络访问安全防范,加强数据安全防范措施学习,全面、综合管理企业数据安全。
他认为,从终端保护到网络保护到边界保护,进行综合管理;配合数据安全智能识别系统,识别敏感数据,真正发挥从内到外的综合安全管理。
除了数据本身的安全性外,数据流动性的安全性也值得关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国家发展战略研究所研究员王义伟介绍,数字 ** 数字税存在许多新的矛盾。因此,建议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不仅关注技术安全和系统安全,还关注系统安全。
他认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标志着中国互联网正式进入数字科技时代,一带一路的发展给中国信息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网络信息企业要致力于数字丝绸之路的建设,实现知己知彼、品牌管理、团结取暖。
奇安信集团副总裁韩永刚认为,在企业网络和数据安全系统建设方面,应以内生安全框架帮助数字化和新基础设施安全系统建设。他说,新基础设施、数字转型加快信息建设,在数字时代网络安全风险等于业务运营风险,但当前网络安全难以支持数字、智能时代信息安全,需要通过内生安全理念、网络安全能力和信息环境、网络安全系统建设和信息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营,在数字环境中,获得无处不在的免疫力。
(文章来源:光明网)
扫码咨询与免费使用
扫码免费用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